赫尔曼诺斯·罗德里格斯赛道蓄势待发,F1三连赛继续上演。以下是2024墨西哥城大奖赛的全面指南,涵盖赛事数据、趣味轶事与深度解析。
继奥斯汀站采用冲刺赛制后,本周末将回归传统赛程。10月25日周五将进行FP1和FP2练习赛,10月26日周六举行FP3练习赛和排位赛,正赛将于10月27日周日上演。
F1游戏玩家预测兰多·诺里斯是本周末夺冠的最大热门,获得92.8%的投票支持。马克斯·维斯塔潘以5%支持率位列次席。诺里斯同时以27.9%的票数成为杆位最热门人选。
赛道前半段的急刹区域颇具挑战,中段赛道车辆始终存在转向不足现象。最后赛段操作繁琐,倒数第二个右弯因抓地力不足且紧邻护墙,堪称最易引发碰撞的区域。
杆位得主:
- 2023 – 查尔斯·勒克莱尔(法拉利)
- 2022 – 马克斯·维斯塔潘(红牛)
- 2021 – 瓦尔特里·博塔斯(梅赛德斯)
- 2019 – 查尔斯·勒克莱尔(法拉利)
- 2018 – 丹尼尔·里卡多(红牛)
分站冠军:
- 2023 – 马克斯·维斯塔潘(红牛)
- 2022 – 马克斯·维斯塔潘(红牛)
- 2021 – 马克斯·维斯塔潘(红牛)
- 2019 – 刘易斯·汉密尔顿(梅赛德斯)
- 2018 – 马克斯·维斯塔潘 (红牛)
赫尔曼诺斯·罗德里格斯赛道全长4.304公里,设有17个弯道,其路面对轮胎的磨损程度较低。今年主办方对第三赛段12至15号弯路段进行了重新铺设。
墨西哥城海拔超过2000米,稀薄空气会影响赛车性能,降低车辆产生的空气动力下压力。由此导致的后果之一是赛车能达到极高的最高时速。
从策略角度看,这通常是一站式比赛。去年多数车手选择管理中性胎以尽可能延长首段赛程。
2024赛季仅剩五站赛事,两项锦标赛的争夺仍悬念丛生。自六月西班牙大奖赛后未尝胜绩的马克斯·维斯塔潘,上站奥斯汀站冲刺赛夺冠,预示红牛车队状态已然回升。
法拉利的查尔斯·勒克莱尔在首弯便强势夺得头名,最终与队友卡洛斯·塞恩斯包揽冠亚军。这场胜利使法拉利车队在车队积分榜上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目前仅落后红牛8分,而迈凯伦仍以48分优势领跑。
兰多·诺里斯期待在罗德里格斯兄弟赛道取得更佳表现。尽管他在奥斯汀的周末并非一无所获,但这位英国车手及其车队对他在比赛尾声与维斯塔潘的激烈争夺中因驶离赛道并获得优势而被罚五秒的处罚感到失望。
梅赛德斯车队在美国大奖赛遭遇艰难时刻:刘易斯·汉密尔顿早早打滑出局,乔治·拉塞尔则从维修区发车后奋力追赶最终位列第六。目前在车队积分榜上孤军奋战的第四名车队,正致力于提升起伏不定的W15赛车的稳定性。
2017墨西哥大奖赛首圈精彩纷呈。法拉利的塞巴斯蒂安·维特尔成功夺得杆位,领先红牛车队的马克斯·维斯塔潘(第二位)和冠军竞争对手刘易斯·汉密尔顿(第三位)。但发车灯熄灭后,年轻的维斯塔潘在第二弯强行超越维特尔,使汉密尔顿得以超越这位德国车手。然而在进入第三弯时,维特尔的赛车擦到了维斯塔潘的右后轮,随后又与汉密尔顿的右后轮发生碰撞。
维特尔在事故后进站更换新尾翼,汉密尔顿则因爆胎蹒跚返回——两位冠军争夺者此时分别位列第19和第20位。维斯塔潘最终锁定胜局,维特尔奋力追至第四名。然而汉密尔顿驾驶梅赛德斯赛车奋力攀升至第九位,这一成绩足以确保他夺得2017年车手总冠军。
本周末将举办更多活动,作为F1于2019年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战略包含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旨在留下积极变革的遗产,并打造更具多元性的赛事,以反映我们所处的世界。
赛道方正与世界会议论坛基金会合作支持残障人士,在赛事期间提供包括粉丝区、宾客服务及接待区域在内的就业机会。全赛道将配备手语翻译员,为听力障碍的车迷提供支持。
为减少大奖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供应商将采用逾80万只铝制杯具。使用后的杯具将被回收清洗后循环利用。此外,赛道将增设70余处饮水点供车迷补充饮用水。
延续去年试点项目,蓝色车迷区将配备30余座干式厕所,助力整个周末活动节水减排。
活动主办方从本地高校遴选出十三名学生参与一项独特的实习项目。过去数月间,这些学生在活动筹备期间轮流在多个部门工作,包括可持续发展部、票务部和财务部。